D2-现代前端-对视觉和交互的探索

少女dtysky

世界Create

时刻2017.12.17

今年我作为分享者参与了阿里D2会议,做了一个关于B站近来对视觉和交互方面探索的分享。在这里,我将以一篇文章的方式,将分享里PPT的内容再论述一遍,算是加深印象,也方便未来鞭策自己。

PPT在此:现代前端-对视觉和交互的探索
视频在此


圈内的大家想必都明白一个现状——现在的WEB前端圈子、尤其是国内的前端圈子,工程师们自己对前端工作的评价和用户对前端工作的评价其实是脱节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觉得用了一个十分牛逼的技术,做了很多工程、架构上的突破,但用户却要么没什么感觉、要么反而觉得还不如原来的。诚然,我们可以用所谓用户的“惯性”或者“不懂”来麻痹自己,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个人来看,这其实和近年来前端的飞速发展和从传统领域一下搬运了很多概念有关。飞速发展并非不好,但现在来看,相比传统前端“直接服务于用户感官”的方向,大前端方向显然吸引了更多前端从业者的目光。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掌握更多的技术资源总是好的,而且相较于传统前端的视觉和交互方向,大前端看起来能做更多事、更能被老板重视。可悲的是,这一点在国内很多时候也确实是事实——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上面所言,前端从业者逐渐脱离了用户、不再去研究用户观感和交互,而是一窝蜂向着后端侵袭。

这使得当下的WEB前端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抛弃了老本行,和后端抢饭碗。但本质上,在后端领域,我们其实也就是二把手,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也做不到核心。所以,我觉得抛弃“视觉”和“交互”这两个属于我们本职的技术是不合理的。我知道很多程序员都会觉得单纯粗暴的逻辑、优雅的工程架构更加有亲和性,这一点曾身为FPGA工程师的我也十分清楚。但我们也不能为做效果、探索交互麻烦就不去研究它,如果失去了这两样,我们前端的核心竞争力又到底是什么——毕竟只是写逻辑的话,后端或者算法同学不一定比我们差,对吧。

工程化确实要研究,如何让系统更加鲁棒也是必要的,代码规范、设计模式、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FP等也确实需要学习,但那些是每个程序员都应该做到的,和前后端并无太大关系。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研究如何让用户更好地体验到新技术带来的感官冲击、带来的交互便捷,这才是我们的老本行。

所以这一年来,我在B站的工作基本完全由活动后台系统转到了大型活动开发,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上,我得以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于在这些活动上我干掉了IE全家桶、安卓5以下、iOS8.3以下,这使得在做活动的时候也可以伸展拳脚。

而这也是我本次分享主题的来源——《现代前端——对视觉和交互的探索》。

本次分享分为几部分:

  1. 第一部分是我关于前面所做活动的回顾,技术分析我以前也放过了,主要是BML2017主视觉技术剖析Bilibili《七夕之约 - Double;7》技术剖析还有下周要上线的圣诞活动(活动文章已经写好,等上线放出)。毕竟是一场技术分享,所以还是要有一些干货的。不过受限于时间,无法讲的太细,所以可能会有些同学觉得太散了,这一点可以利用我前面所写的文章补齐。
  2. 第二部分是对前端老本行在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一个总结,描述了前端从单调页面到现在的SPA发展了许久,并且有了Electron和RN等使得WEB前端逐渐和桌面应用和APP等分担压力,抛出了一个问题——Web前端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能不能像大前端方向一样,从传统领域搬点东西?
  3. 第三部分则承接前面的问题,论述了本人在其他领域的一些见闻,道出了桌面应用、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和艺术几个领域一直以来的发展和趋势,指明了前端能走的路子。
  4. 第四部分则是审视自己,表明了Web前端的潜力和责任——我们拥有最普及的平台,所以有把新技术带给用户的责任,而且现在Web各种标准一个接一个出现,也带给了我们这些能力。
  5. 最后是以一个桌面、移动、VR三端适配,具有物理引擎的DEMO为例的展望,并分享了一些我觉得酷炫的网页例子。

综上,其实本人是有一个诉求、也希望前端大家能回归初心,不要放弃前端的传统任务、也就是那个初心(这么看起来这个分享更适合上一届2333)。当然,人各有喜好,不过其实一种技术的发展普及是必然依靠广泛从业者的努力的,如果大家都不去做了,那么——

当然,大前端方向还是要学习的,这已经成为了前端工程师的一个门槛,但在此之外,我么能做的、应该做的,还有更多。

如果不是自己的创作,少女是会标识出来的,所以要告诉别人是少女写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