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生日,我给自己拍了一部微电影

少女命月天宇

世界Art

时刻2023.08.20


三十岁生日,我给自己拍了一部微电影

和二十八岁生日那作为一个老二次元分界线的「Double;14」不同,三十岁生日对我而言,更多是社会意义的一个分界线。

二十九岁这一年,我改变了一些生活方式,学会了如何去好好生活。我对自己好了一些,降低了工作预期,和家里相对和解,然后终于来到了三十岁。

回首过去,我的人生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懵懂无知的阶段,受到二次元/文学影响的理想主义阶段,然后是以进入阿里开始的社会化阶段。

在第三个阶段,我的重点开始从第二阶段的“如何完成属于自己的游戏”,倾斜到了“晋升P7”、“年入XX”、“跳槽”、“买房”等等问题。在内源性焦虑的驱使下,我确实完成了大部分的计划,虽然也算精彩,但却越来越迷惘,越来越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直到近期完成这个庆生作品时,我才得以完全用一个旁观的视角看待过去几年的自己。这时我看到的不是那些世俗成果带来的所谓快乐,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初心的悲哀。

我的迷惘矛盾和不快乐,就是从比重越来越高的世俗问题开始的,与此同时的还有对他人目光的越来越在意。虽然通过精力的大幅倾斜,我解决了很多世俗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淡忘了初心:我只是想通过一些作品,来填充我那虚无主义的内核,而事实证明世俗的成果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似乎是从某一刻起,我意识到自己已然厌倦了这种由级别/收入/地位定义的评价体系,而是更关注具体的人做过哪些具体的事。因此,职场上的成就也越来越难以让我快乐,反而是去年在业余偶然开始的摄影等(这个片子也是我用自己的设备拍的,后期调色剪辑配音也全是自己来),让我找回了那么一些快乐。

真的可以让我快乐的,应该是那种没有任何利益计算,并非是为了所有人的目光证明什么,而是那种用爱发的纯粹热爱,仅仅是想要把它们做出来的那种无用而耗散的激情。就像是大学时走在上下课路上,光是构思起剧本里的情节,想到会有人因为感同身受得到关怀,就会浑身震颤的那种最原始的快乐;亦或是在努力做开源项目写技术文章时,想到能够帮助和我曾经一样的、愿意努力学习的新手开发者,并感染他们也无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时的那种喜悦。

而我一开始决定投入精力解决世俗问题的动机,大概也是为了更好得服务于这初心吧,但最终我也并未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三十岁前完成独立游戏”的初衷。

人总是会在绕路中堕落,好在我总会定时回顾自己的道路。所以近一年我在酝酿并尝试着一个逆社会化的过程,去让自己慢慢回到大学的那个起点。但当然,人生不能重来,经历和记忆无法抹去,作为普通人的我为了实现目标,绕路也无法避免,不过至少我还有着选择的能力。

在三十岁的这一刻——

我仍然没有搞懂第一问:
「我从何处而来?」

也没能探明第二问:
「我到底是谁?」

但至少希望可以寻求到第三问的答案:
「我应当去向何方?」

如果不是自己的创作,少女是会标识出来的,所以要告诉别人是少女写的哦。